2016-07-08

關於裸胸鯙的二三事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
颱風快快退散吧 !!!
這是一尾小隻的雲紋裸胸鯙 ( Gymnothorax chilospilus ),雖然年紀小,但一如所有鯙科家族裡的成員,牠也有一張能一口咬住比牠的頭部大上許多的獵物的大嘴。


鯙科家族與一般的硬骨魚類有以下幾項明顯的差異,整理如下與想要多了解魚類生態特性的朋友分享:

1.     口腔內部無舌頭: 所以除了嘴巴一張開時我們就可看到的上下兩排牙齒之外,在咽喉較深處還有另外一副牙齒,叫做咽顎(Pharyngeal jaw) 當外部的牙齒一咬住獵物後,牠們便會藉著咽喉裡肌肉的運動,將咽喉深處的那副牙齒往前推往口腔來一起咬住獵物,然後再協助將此獵物拉往咽喉內吞嚥。

2.      身體外部沒有魚鱗: 所以鯙科魚類的表皮較厚,並且會分泌黏液來保護皮膚。這樣當牠們在珊瑚礁區裡鑽來鑽去時,就不怕被刮傷了。


3.     身體沒有胸鰭與腹鰭: 但背鰭臀鰭與尾鰭全都相連在一起,這是為了便於在珊瑚礁區的縫隙間鑽來鑽去尋找獵物所演化出來的結果。 因此在海裡移動時,便只能類似海蛇那樣以左右擺動如S字的形狀前進。

4.     體側無硬質的鰓蓋: 這應該也是為了便於在縫隙間鑽動所演化出來的結果,捨棄了呼吸時需要一開一闔的鰓蓋,也就避免了被卡在隙縫間的困擾。 取而代之的則是頭部後方鰓孔的設計。由口部不斷吸入的海水會由兩側的鰓孔排出,以達到呼吸的作用。



最後一定要提到一件最近幾年才為國外海洋生物學家注意到的有趣發現,那就是裸胸鯙與石斑魚之間可能發展出共同狩獵的合作行為。這點最早是由任教於瑞士納沙泰爾大學的海洋生物學家Dr. Redouan Bshary2006年所觀察到的。Dr. Bshary透過潛水的觀察,發現大型石斑魚因為小型獵物躲入珊瑚礁而無法捕獲時,石斑魚會去尋找附近是否有裸胸鯙存在,當石斑魚找到裸胸鯙時,石斑魚會以擺頭的動作邀請裸胸鯙一起游到剛才為被石斑追捕而躲到礁石縫隙的獵物的地點,然後石斑魚會改以點動頭部的姿態替裸胸淳指出該獵物躲藏的位置,之後便由裸胸鯙鑽入縫隙裡將獵物驅趕出來。





這樣的行為真的很特別,如果有更多的研究與觀察來確認這種罕見的跨魚種之間共同合作的狩獵行為,將進一步證明海洋生物的智慧其實超乎我們的想像。我在拍這尾雲紋裸胸鯙時,的確也發現一旁有一尾石斑在附近遊動,不過倒沒有足夠的時間來觀察牠們彼此是否會出現共同狩獵的行動。 各位潛友有興趣的話,下次潛水時若看到裸胸鯙與石斑魚共同出現在一個區域時,不妨花點時間觀察一下,也許你/妳有機會錄製下這種罕見的生態行為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