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8

我雖小, 可是我很毒 - 趾高氣昂的駝背石狗公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昨天下午潛水進行到一半時,頓時一股強勁的冷流自外海灌進龍洞灣,轉眼之間不只海溫驟降,能見度也因為冷流夾帶著大量沙塵而驟然下降,逼得我落荒而逃只能往深度較淺的灣內沙地移動。

能見度下降使我只能貼著沙地緩緩移動,反正在這種能見度裡根本沒辦法拍攝四處游動的對象,只好隨便看看沙地上有沒有甚麼底棲性的生物可以拍攝。
於是,我就冷不防和一尾小小的駝背石狗公 (Scorpaenopsis diabolus ) 四目相望了!

大家都曉得石狗公屬於毒鮋科的魚類,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家族裡的各屬各種毒鮋魚類都有著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 牠們背鰭身上的毒液遠勝過獅子魚的毒棘,屬於能使人致死的神經毒液。因此牠們在海底遇到潛水員時根本也就懶的移動身體。好整以暇的繼續趴在海床上進行牠們每日的例行公事 - 埋伏等待獵物。

我們有時後沒看到石狗公的蹤影並不代表牠們不存在,由於牠們體表肌膚的色素細胞可以隨著底棲的地點改變顏色與花紋,雖然效果還不到章魚那般強大的地步,但也有一定偽裝的效果,再加上牠們有著將部份的身體埋入沙中,或是將沙土撥上覆蓋自己的身體,只剩下一雙大眼露出沙地,虎視眈眈的盯著倒楣上門的小魚小蝦的習性,所以常讓我們忽視了牠們的存在。
若仔細觀察的話,在東北角的沙地環境裡仍然可以找到牠們的蹤跡,不過牠們的外觀大多長的像隻醜陋的癩蝦蟆,很難引起人們觀察的目光,因此牠們也樂得享受假日不被潛水員打擾的清幽。

這隻駝背石狗公的幼魚應該很意外我會對牠感到興趣,其實,是我不小心撞見你啊!

好吧,就讓我想盡辦法將相機貼近海底,朝上找個好角度替你這位帶著毒棘的土霸王拍一張充滿臭屁神情的相片吧~


Call me invader (叫我入侵者)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這是一尾年紀還小,但舉手投足之間已顯露出大將之風的魔鬼蓑鮋 (Pterois volitans) 我想潛水多年的朋友應該都會同意,魔鬼蓑鮋與斑馬紋多臂蓑鮋(Dendrochirus zebra)算是東北角兩款能見度最高的獅子魚。

若要細說兩款獅子魚最大的不同,那就是魔鬼蓑鮋的胸鰭硬棘十分的細長,而且呈明顯地分枝狀,也就是所謂鰭模分離的型態。 反觀斑馬紋多臂蓑鮋的胸鰭則是寬扁型,而鰭膜之間保持相連。 第二處的明顯差異則是在外觀上,魔鬼蓑鮋的身體呈白色的底色鑲上紅棕色的線條。斑馬紋多臂蓑鮋的體表則看起來較像是紅棕色的身體上畫上了白色的線條。

但不論是哪一種蓑鮋,牠們目前在世界多處海域都成了惡名昭彰的外來入侵魚種,對當地的珊瑚礁魚類生態造成程度不一的威脅。 這種獅子魚入侵全球的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呢? 畢竟牠們又沒有如洄游魚類那般遠渡大洋的能力, 說來說去還是只能怪人類自己,由於獅子魚是海水魚缸裡的明星魚種,因此自二十世紀起牠們便被從印度太平洋的海域濫捕後銷售到世界各地。 其中不免有些被棄養或野放到當地的海域,因而便理直氣壯的落地生根,不斷繁衍。

由於獅子魚身上的硬棘末端帶有劇毒,因此獅子魚在淺海礁區幾乎沒有天敵,很快地便取代了當地水域裡強勢魚種的地位,進而對當地原生物種的生態鏈造成影響。 例如加勒比海海域目前就有獅子魚繁衍過多的問題,使得當地各國政府不得不開始鼓勵漁民多多獵捕,並將牠製成海鮮料理吃下肚。

對台灣海域而言,獅子魚則是屬於原生魚種之一,也可能大型的獅子魚和石狗公從老早以前就已經成了被本地漁民請上餐桌的海鮮佳餚,因此在東北角的海域潛水時,想要觀賞到大型獅子魚有時還得碰碰運氣哩。

雖說各種生命都會自己找尋生命的出路,但若站在愛護地球生態的角度來看,除了研究教育的目的外,我們應該鼓勵人們減少海水觀賞魚的購買。


還是老話一句,台灣四面環海,若想觀賞炫麗的珊瑚礁海水魚,請自己跳下海來欣賞吧!

2017-05-27

內太空的一隅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雖說攝影的第一堂課就教我們不要將主題放在構圖的正中央,但當我在水深五米處進行安全停留,撇頭看到這朵羽毛管蟲,牠那盛開絢麗的羽狀鰓,搭配著後方搖曳的綠色海藻與上頭水藍色的果凍般海面時,我還是忍不住將牠置於觀景窗的中央,按下快門,紀錄下這美好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