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小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小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07-12

0712 2014 Dive Log : 29度的內太空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我很喜歡這種沙地與礁石混和的地形, 除了可讓相片的構圖呈現出鮮明的空間感, 在這樣的地型潛水還可同時觀察到珊瑚礁與沙地不同棲地的生物!
沙地上的一對花狗母, 還蠻給我面子的! 讓我可以將鏡頭靠近牠們, 並輪流將焦點放在這對伴侶的頭部分別拍照!


華麗指數不輸海蛞蝓的扁蟲: (偽角渦蟲科), 這一類海扁蟲的特色就是牠們會將身體的前緣彎曲摺起來模擬海蛞蝓的觸角, 不曉得這種擬態背後的目的是一種防禦略食者的策略還是有其他的原因?

一群可愛的小管群聚在海上漂流物的下方, 我找了一個可由下往上取景的角度, 讓牠們的身軀襯托在天空與水波之下, 看起來就像一群準備飛向天空的小火箭,構成一幅有趣的畫面!
與身旁的礁石幾乎已經融為一體的石狗公







如果能少一些人為的污染與過漁的活動, 東北角的海域其實是一點都不會輸給那些著名的熱帶島嶼!

Today, I dive with my two brothers in church!

一尾孤獨的鮣魚(Echeneis naucrates )在空曠的沙地上的巡弋, 不過牠在這裡應該很難找到可以讓牠搭便車的對象(除非牠想貼在我們的氣瓶上 ^_^ )!

永遠呈現飢腸轆轆現象的褐籃子



2012-07-22

0721 2012 dive log - 熱鬧如昔的鼻頭公園海灣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Location: 鼻頭公園右側海灣
Diving time: 133 mins
Max. depth: -22.5 meters
Water temperature: 25~26 C
Dive type: Shore dive
Tank type: Nitrox

一早起來在Facebook上就看到坤成潛水的老闆忠明告訴潛友們今天的海況並不優,想到海邊潛水的朋友請自行決定是否前往的貼文,看來這個從台灣南方經過的颱風,其外圍環流還是多少影響到了東北角。 還記得剛學會潛水的那幾年夏天,每到了周末準備出發到海邊之前都會先打通電話到海邊給忠明的媽媽問問海況,如今則是拜各種即時網路社交平台所賜,在Facebook上就可以看到位於東北角各潛店或是早鳥潛友們所分享的一手資訊,來決定是否適合出發去海邊濳水,資訊科技的進步在這方面的確造福了許多潛友,也使得濳水這項活動在近幾年來更加的蓬勃。

雖說海況欠佳,但是看來還不到無法下水的地步,於是我仍按造原來的計畫驅車來到海邊,海邊吹著強勁的東風,離岸不遠的海面上就可看到白頭的浪花點綴在那片湛藍的大海上,使得今天的海洋看起來帶點生猛的活力。 在濱海公路沿途的幾處潛點的確看不到什麼濳友,看來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擠到和美國小或是鼻頭漁港這兩處潛點吧。

取了氣瓶後就先開往和美國小碰碰運氣,果然車子多到要停到大老遠之處才行,於是我即刻決定轉往鼻頭漁港,看看是否還有較靠近公園的停車位。 顯然鼻頭漁港右側公園是個大部分潛水老鳥都不太喜歡下的點,幸運的還能讓我找到一個位置不算遠的停車位。 反正對我來說只要能快快跳下海消消暑氣以及紓緩上班一週來的疲勞我就很滿意了。

鼻頭漁港右側這個海灣由於蓋了一座面海的小公園,又有兩座涼亭與公廁,因此向來也是許多家庭選擇攜老扶幼全家出動來海邊戲水的地點。 但我無法理解究竟是所在地的鄉公所還是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太小氣了,居然公廁的水龍頭流不出一滴水? 就連漁港警察局旁的另一處公廁的水龍頭也只能流出氣若游絲般的微弱水流,這讓我回想到今年四月份去綠島潛水時,位於柴口步道旁的公共廁所也是同樣的狀況,究竟這個國家的公共部門是怎麼了,連在這種人潮眾多的遊憩區的公廁都管理不好,是嫌納稅人繳的稅不夠多的緣故嗎? 還是根本不用心在健全國民旅遊這件事上? 看到這種草率的公廁管理,只能說台灣的海洋休閒文化完全不被政府重視。 

在澳洲或是加州的一些知名海灘旁,充足的自來水源與足夠的公廁以供應遊客盥洗,就像十字路口處一定會設有紅綠燈那樣是非常基本的公共設施,許多地方甚至架設有露天的蓮蓬頭方便玩水的人們沖洗。 台灣是個地處熱帶與亞熱帶的島國,更應該強化這類公共建設。 新加坡可以是個很好的參考例子,在新加坡的東海岸國家公園與整個聖淘沙小島上,大概每步行15分鐘距離就有公廁或是盥洗設備。 說到此就讓我十分好奇我們的官員們三天兩頭的出國倒底都是在考察些甚麼? 


在遊客集中的海邊架設類似這種簡易的公共蓮蓬頭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photo source:http://www.korculainfo.com/gallery )


我實在不想在我這個主題為濳水的部落格裏扯到政治口水這檔事,但是年復一年的親身經驗台灣各處海邊這種低水平的公共規劃,實在是會讓人非常的沮喪與憤怒。

好在清涼的海水很快的紓緩了目睹這些鳥事的不快,我在內太空的世界裏自己一人安靜的度過兩個多小時可暫時遠離塵囂的美好時光。

每當外海起浪,許多魚群就會自然的湧入鼻頭漁港右側的這處平靜海灣,所以縱使今天下海的時間點適逢退潮,但我仍是幸運的看到了成群的豆仔小管梭魚(mullet)與較少遇見的銀鱗鯧(Silver moony)。若再加上原本就長住在這個濳點淺水珊瑚區裏的各式蝶魚寶寶六線豆娘,山羊魚,粗皮鯛以及藍雀鯛,我可以肯定的說,鼻頭漁港右側海灣的夏日水下世界,熱鬧精彩一如往昔。
  
以下就是這趟潛水的一些影像紀錄,有興趣的朋友就加減的看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