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9

初訪豆腐岬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很久以前就曾聽聞在蘇澳有一處珊瑚礁密度很高的海灣 - 豆腐岬,但對我這個習慣在東北角潛水的人而言,一直覺得去一趟豆腐岬是一趟遙遠的旅程,說到這都要怪那段在大學時期只能騎著機車四處亂闖時,所留下對台北到蘇澳這段路的距離的刻板印象。 那個需要先行過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然後還得在蘭陽平原上飆個老半天後才抵達的了的蘇澳的記憶實在過於鮮明,以致於即使多年之後雖有雪山隧道大幅縮短了台北到宜蘭的距離,使得開車載著家人去宜蘭玩耍變成一件容易的事,但也僅只於開到宜蘭或是礁溪為止,鮮少有機會繼續往南行來到蘇澳。 畢竟對我而言,蘇澳代表著蘇花公路的起點,是一個開車南下到花蓮時的中途站。 過去若是會將車子開進蘇澳港區,十次有九次通常只是為了吃一頓道地的海鮮後再上路而已。

對豆腐岬這片海域的珊瑚礁美景與水面下風光的了解,最初還是透過長年在此地進行自由潛水的咖哩,透過他用心經營的深河部落格裏所發表的關於他個人在豆腐岬自由潛水的心情文章所認識的。 大約在兩年前,咖哩開始使用GoPro將豆腐岬海面下的風光錄影下來後編輯成短片,再結合上他生動的文字,使得我一直想找一個機會來拜訪此一優質濳點,順道來和咖哩本尊見個面。 昨天下午恰好另一位自由潛水的同好阿偉告訴我他打算週末帶朋友來豆腐岬玩水,並邀我一同前往。 我心想機會難得,於是就和我的水肺潛伴請假一次,這個周末不到東北角背氣瓶而改到豆腐岬玩自濳

於是乎,本周六的上午八點我不再是如往常般的站在東北角的潛點準備躍入海中,而是站在豆腐岬佈滿碎石的海邊,臉上帶著太陽眼鏡頂著東方照射過來的刺眼強光,懷著些許興奮與好奇的心情,望著這個宛如first date的對象 豆腐岬的海面並不平靜,波浪由外海一陣又一陣的湧入灣內,雖說今天是個陽光普照的日子,但是海水並沒有呈現出那種夏日應該有的亮藍色。


初見到咖哩本人就有一份親切感,畢竟他是位我在網路世界裏已認識多年的朋友,由於嚴格說來我算是突來拜訪,因此我並不想過於打擾了另外兩位遠從它處特地前來拜訪咖哩的潛友(一位專程搭火車前來,另一位則是開車從新竹遠道而來) 我的習慣是不擅闖入別人原本的規劃,因為這兩位朋友可能需要咖哩的導濳,也可能是先行和咖哩約好了今天要對自由潛水的某個部分進行技巧的請益,總之我敦促他們可先行下水,我暫時留在岸上等待尚未抵達的友人。

只不過看到咖哩他們下水不久後,我便奈不住想跳下海泡水的衝動了,一方面也想要稍為探索一下此處的海況與水底的地形,於是我還是儘速著好了裝,一手抱著長蛙鞋,一手拎著相機快步地從礫灘步入海中。 沒想到一入水後,我心裏馬上冒出一句天啊,這是甚麼情況? 這個能見度怎麼比七月初那次在東北角的潮境公園所遇到的兩米能見度的味增湯海況還要糟糕? ”一開始我還想這是因為還踢得不夠出去的緣故,只是隨著離岸距離的增加,能見度依稀沒有好轉。 等到踢出了浮球串所框起的海泳區之後,能見度依然沒有改變, 再繼續往前踢,經過第一顆大浮球時面鏡下所看到的仍是灰濁的一片,再踢到第二顆大浮球時我還是只能看到至多約1.5米的距離,在無奈與失望之餘我決定回到岸上,看來豆腐岬今天的心情不太好,不歡迎我這位說了好幾年要來都沒來,然後突然臨時跑來想索取海洋女神擁抱的冒昧人類。

雖說今天是個陽光普照的日子,但是海水並沒有呈現出那種夏日應該有的亮藍色,由入水處即可看出海水有一定的濁度
越過了第二顆大浮球後,我閉氣下水抓住海底的一片礁石後東張西望的想找出一個可供構圖的景色但是能見度還是徹底將我擊倒,這也是我今天唯一在水中按下快門的相片....

要說心裏不覺得惋惜絕對是騙人的,因為此地的石珊瑚覆蓋率真的很高,從一開始我在步下灘游入海中,在離岸還不到10公尺的淺水區,就可以看到海底下許多石珊瑚模糊的影子,特別是成板葉狀的繡球雀屏珊瑚。 但是由於能見度實在太糟,再加上我對此海域的不熟悉(這樣的能見度想要熟悉也很難),我只好放棄了這趟原本想要以自由潛水的方式來進行水中攝影的念頭。

回到岸上後看來阿偉仍還未到,我便脫下防寒衣改來享受溫暖的日光浴,並在岸上隨意的拍了幾張豆腐岬的陸上風光


約莫將近十點時,忽然看到了李大哥與Elsa的身影,沒想到他們倆今天也跑來豆腐岬,真教人驚喜。 而再過一會兒,阿偉與他的三位朋友也笑嘻嘻的出現了,我向大家說明了一下海水的能見度,不過似乎大家都不太在意,也許是想眼見為憑,也許是大老遠的開了一趟路過來,不跳下海怎麼說的過去。 想想也是,對海洋懷抱著熱情的態度是人生中的一種美好經驗,既然大家都要下,我也就伴隨大家再次下海,同時一面期待豆腐岬的海洋女神能豁然開朗的讓我一窺她的神秘面貌。

由於阿偉之前來過這裡好幾次,於是這趟我就跟著他踢往據說是彎內珊瑚最美的一區,也就是在左側消波塊延伸至最前方的那個角落。 東風吹的起勁,再加上漲潮,海面的波浪並不平靜,我好幾次濳下水去想以平濳的方式前進來避浪,但這種超低的能見度迫使我很快的就得回到水面確認方向。 等游到了目的地後,我依阿偉所指的方向下濳了幾次,一直要到了伸手可觸及珊瑚之處的距離時才能得以看到各型各式的珊瑚。 此處的珊瑚不但密度很高,魚類也不少,有許多還是東北角不常見的,但第二趟下水我已經沒有攜帶相機,因此只能透過眼睛來純欣賞。 偶而,成群的烏尾冬會從眼前晃過,但也在剎那間即消失於迷霧之中。 除了最大宗的繡球雀屏珊瑚外,海裏還有許多東北角濳點較少見的,末端尖銳的叉枝軸孔珊瑚與鹿角珊瑚。 我可以想像若是在風平浪靜時來此玩水,必定可以欣賞到如離島般的優質珊瑚景色。

不過海洋就是如此難以捉摸,所以每當能在潛水時欣賞到海平面之下精彩的風光時,我都會將之視為一種上天所賜與的恩典。 海洋的國度原本便不屬於人類,即便是不靠氣瓶的自由潛水,也未必保證就能讓人自由的欣賞到海洋裡那讓人目眩的美麗世界。

我想,豆腐岬的海洋女神今天可能是要傳遞一個訊息給我,她不希望輕易的讓我體會她的美,她希望我以更真摯的心情來親近它。 也許,她希望我能獨自一人前來拜訪。 也許,她要告訴我,她並未準備好讓我躍入她的擁抱。

無論如何,這只是我與豆腐岬的初次邂逅。 我會耐心的等待下一次在那寂靜的海平面下與豆腐岬的Second date....



在離開豆腐岬之前,和咖哩本尊一起在他最愛的豆腐岬海域合拍了一張相片接下來就是期待我們下次"不小心"在豆腐岬相遇看看是否有機會來讓一起欣賞位於豆腐岬灣外那片夢幻之牆的美景~




2012-07-22

0721 2012 dive log - 熱鬧如昔的鼻頭公園海灣

Save the ocean, 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Location: 鼻頭公園右側海灣
Diving time: 133 mins
Max. depth: -22.5 meters
Water temperature: 25~26 C
Dive type: Shore dive
Tank type: Nitrox

一早起來在Facebook上就看到坤成潛水的老闆忠明告訴潛友們今天的海況並不優,想到海邊潛水的朋友請自行決定是否前往的貼文,看來這個從台灣南方經過的颱風,其外圍環流還是多少影響到了東北角。 還記得剛學會潛水的那幾年夏天,每到了周末準備出發到海邊之前都會先打通電話到海邊給忠明的媽媽問問海況,如今則是拜各種即時網路社交平台所賜,在Facebook上就可以看到位於東北角各潛店或是早鳥潛友們所分享的一手資訊,來決定是否適合出發去海邊濳水,資訊科技的進步在這方面的確造福了許多潛友,也使得濳水這項活動在近幾年來更加的蓬勃。

雖說海況欠佳,但是看來還不到無法下水的地步,於是我仍按造原來的計畫驅車來到海邊,海邊吹著強勁的東風,離岸不遠的海面上就可看到白頭的浪花點綴在那片湛藍的大海上,使得今天的海洋看起來帶點生猛的活力。 在濱海公路沿途的幾處潛點的確看不到什麼濳友,看來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擠到和美國小或是鼻頭漁港這兩處潛點吧。

取了氣瓶後就先開往和美國小碰碰運氣,果然車子多到要停到大老遠之處才行,於是我即刻決定轉往鼻頭漁港,看看是否還有較靠近公園的停車位。 顯然鼻頭漁港右側公園是個大部分潛水老鳥都不太喜歡下的點,幸運的還能讓我找到一個位置不算遠的停車位。 反正對我來說只要能快快跳下海消消暑氣以及紓緩上班一週來的疲勞我就很滿意了。

鼻頭漁港右側這個海灣由於蓋了一座面海的小公園,又有兩座涼亭與公廁,因此向來也是許多家庭選擇攜老扶幼全家出動來海邊戲水的地點。 但我無法理解究竟是所在地的鄉公所還是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太小氣了,居然公廁的水龍頭流不出一滴水? 就連漁港警察局旁的另一處公廁的水龍頭也只能流出氣若游絲般的微弱水流,這讓我回想到今年四月份去綠島潛水時,位於柴口步道旁的公共廁所也是同樣的狀況,究竟這個國家的公共部門是怎麼了,連在這種人潮眾多的遊憩區的公廁都管理不好,是嫌納稅人繳的稅不夠多的緣故嗎? 還是根本不用心在健全國民旅遊這件事上? 看到這種草率的公廁管理,只能說台灣的海洋休閒文化完全不被政府重視。 

在澳洲或是加州的一些知名海灘旁,充足的自來水源與足夠的公廁以供應遊客盥洗,就像十字路口處一定會設有紅綠燈那樣是非常基本的公共設施,許多地方甚至架設有露天的蓮蓬頭方便玩水的人們沖洗。 台灣是個地處熱帶與亞熱帶的島國,更應該強化這類公共建設。 新加坡可以是個很好的參考例子,在新加坡的東海岸國家公園與整個聖淘沙小島上,大概每步行15分鐘距離就有公廁或是盥洗設備。 說到此就讓我十分好奇我們的官員們三天兩頭的出國倒底都是在考察些甚麼? 


在遊客集中的海邊架設類似這種簡易的公共蓮蓬頭真的有那麼困難嗎? (photo source:http://www.korculainfo.com/gallery )


我實在不想在我這個主題為濳水的部落格裏扯到政治口水這檔事,但是年復一年的親身經驗台灣各處海邊這種低水平的公共規劃,實在是會讓人非常的沮喪與憤怒。

好在清涼的海水很快的紓緩了目睹這些鳥事的不快,我在內太空的世界裏自己一人安靜的度過兩個多小時可暫時遠離塵囂的美好時光。

每當外海起浪,許多魚群就會自然的湧入鼻頭漁港右側的這處平靜海灣,所以縱使今天下海的時間點適逢退潮,但我仍是幸運的看到了成群的豆仔小管梭魚(mullet)與較少遇見的銀鱗鯧(Silver moony)。若再加上原本就長住在這個濳點淺水珊瑚區裏的各式蝶魚寶寶六線豆娘,山羊魚,粗皮鯛以及藍雀鯛,我可以肯定的說,鼻頭漁港右側海灣的夏日水下世界,熱鬧精彩一如往昔。
  
以下就是這趟潛水的一些影像紀錄,有興趣的朋友就加減的看一下吧!
















































2012-07-08

0707 2012 dive log – 探訪朦朧面紗之下的秘密花園

 Save the oceancherish the marine lives!!


 已經記不得有多久沒來探訪秘密花園這個潛點了,因此當潛伴大K告訴我周六的潛水計畫是與神眼夫妻Adia & Nikki一起探訪位於八斗子的潮境公園旁的秘密花園時,我心中充滿了好似即將與失聯許久的老友見面那般的期待。

由於我和大K的氣瓶平時都寄放在位於龍洞灣的潛水店,所以為了要趕在預定的時間抵達秘密花園,我和大K必須提早先到龍洞灣拿氣瓶,再沿著濱海公路回頭開往秘密花園所在之處的潮境公園。 若是以62快速道路切入濱海公路之處作為分界點的話,往八斗子的潮境公園是下匝道後左轉往基隆的方向開,而不是右轉往龍洞的方向行駛。 因此若是平常習慣到龍洞灣才租氣瓶的潛友計畫到秘密花園這個潛點潛水的話,建議您最好是前一晚就將氣瓶準備好搬上車,或是當天到八斗子一帶的潛水店再租借氣瓶,省得跑到龍洞灣抱了氣瓶又要回頭開上一大段路往八斗子,也可避免在潛完水後必須回龍洞灣歸還氣瓶時遇上濱海公路上擁擠的假日車潮。

上午七點還不到,潮境公園面海處的馬路上已經停著好幾部車,這些都是比我們更早起的晨潛族,要不然就是前一晚就跑來此處紮營夜宿於車上的狂熱潛友,當我們停好車時正巧Steve大哥已經潛完了第一隻氣瓶上岸,他和我們分享了一下今天的海溫與能見度,看來前幾天的冷流還未退,好在我們心裏都已有準備,不期待今日的海水能如先前兩個週末那麼溫暖,只是沒想到入水之後更大的問題是那迎面而來那如味噌湯一般的能見度。

資深的潛友們都曉得來到秘密花園這個潛點,本來就不該對能見度有著太高的期待,但是像今天這種大約只有兩米的能見度可能連花園園主官大哥都會在水裏搖頭嘆息吧,好在今天的潛伴們都是以微距攝影為主的高手,遇到這種味噌湯等級的能見度還是可以想辦法拍出美美的相片。 在此也建議想來秘密花園潛水的朋友,即使您不是來拍照攝影,還是記得要攜帶水下燈具,因為在這個潛點遇到味噌湯般能見度的機率很高,在較深之處甚至會讓您感到仿如在黃昏時潛水一般 攜帶適當的水下燈具一來可以用來照明此處出名的花園美景,二來也方便潛伴之間確認彼此的位置,提高在這種能見度下潛水的安全性。

入水不久過了約15的深度後,我們便抵達著名的海扇與軟珊瑚區,味噌湯的能見度仿如在牠們身上籠罩了一層朦朧又神秘的面紗,隨著與我們之間的距離的縮短,珊瑚漸漸露出清晰的身影。 在燈具的照明下我看到這些老友們仍是丰姿錯約的各自綻放迷人的姿態與色彩,即使此處的落塵與淤泥情況嚴重一如往昔,但這些花園裡的居民仍努力的展現出牠們最美麗的一面。 20米以後的深度走在好幾株體型較大的海扇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分支上生長著較淺水區的珊瑚更加茂密的珊瑚蟲群體,牠們盛開羽狀的觸手貪婪的在海流中捕捉任何能夠使牠們滋養茁壯的養分。 不同品種的珊瑚蟲有著不同的大小與形狀各異的觸手,有的如閃爍的星星,有的貌似盛開的花朵,有的則仿如雪花的結晶,無一不令人眼花撩亂。 而拜牠們體內的共生藻之賜,珊瑚的枝幹與觸手上呈現了或紅或黃,或橘或紫的顏色,成就了名符其實的花園美景。

Sea whips與專心攝影中的潛伴

當你看到其上長滿著各種柳珊瑚與穗珊瑚的峭壁時就代表著已經快要抵達秘密花園了
 

 
 

我發覺凡是能被冠上"秘密花園"這種封號的潛點一定有幾種特色,一
是要高密度的各種軟硬珊瑚,二是要有大型的海扇置於其中,三是要有
豐富的魚群八斗子的秘密花園完全符合前兩項,但是魚群的豐富性與
數量這一項可能只有勉強及格的標準吧...




 
 
 
 
 
 


 
 我們在這個潛點消磨了約一個半小時後才依依不捨的上岸。上岸後看到
 馬路的兩側已經停了更多的車子,由此可看出秘密花園這個潛點的魅力!!
  



第二支氣瓶我與潛伴們則轉往蝙蝠洞碰碰運氣,看看該處的能見度會不會好一些,不過下水後發現情況其實與秘密花園不相上下,一樣是味噌湯等級的能見度,以及在較深之處有著23~24度的清涼水溫。 雖然如此,但在蝙蝠洞這個潛點我的三位潛伴們可說是將神眼的搜索功力發揮到極限,他們分頭在此找到許多體型微小的海蛞蝓,此外Adia還找到了躺在沙泥地上的一尾無比可愛的迷你比目魚。




































                                      

本週末的海平面之下雖然與陸地上炙熱慵懶的海島風情有點不太協調,但我仍感激海洋之國仍開啟了它的大門讓我們得以入境遊覽,欣賞它那別具風格的朦朧面貌,並讓我們在風平浪靜的氣候下優雅平安的離境。


夏日的腳步看來還能陪我們在今年共度好一段海洋時光,下一趟的潛水不曉得海之國為潛水人準備了何種的未知驚喜,且讓我們共同期待吧!